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未待毛泽东问了,李大钊与杨昌济便相顾失笑。 “你看看。”杨昌济早有预言。 “果然报国心切!”李大钊称许地头一点,凝神少顷,“时下南北相争,不论胜败,中国都是军阀的一统天下。直系的冯国璋总统下野了,不是又上来个老牌的徐世昌吗?” “就不能开出一条新路来?”毛泽东寻究着。 李大钊依旧寻究在自己的思路里:“自辛亥革命起,讨袁、护国、护法,孙中山四举大旗,都失败了;‘新路’在哪里呢?我想,怕是在士兵、工人……在民众;不是旧的,沉睡的,而是新的、不甘做奴隶的——像苏俄。” “守常高论。”杨昌济难得动容,此刻也不由得慨然称叹。 毛泽东沉静的双眸,顷刻间折射出火花道:“先生说得极是。我们斗过汤芗铭、王汝贤,大家起来了、同心了,他们就害怕了。” “正是此理。这里有几本刊物、册子,你可以先拿去看看。” “太好了!”毛泽东接过书刊,大为动心。在湘乡,总嫌书刊少;到了长沙,像牛闯进了菜园,狂吃猛啃,可慢慢又嫌需要的书、急待参考的报刊等太少,尤其像介绍苏俄革命的资料,简直是凤毛麟角。故而见尊敬的大钊先生一下借出这么多刊物、册子,怎还能不开眼呢?! “苏俄的声音,他们封锁得那么死,你们还是挖出来了?”杨昌济很是赞佩。 “可惜太少。”李大钊又拿过蔡元培的引荐信,“让你做个图书馆助理员,太委屈了。” “不不,只要够吃饭,有书看,能多听听先生的指教,就足够啦!”毛泽东拳拳自剖。 李大钊镜片后的炯炯目光,透出可意的希冀与赞赏。 对于孜孜求索而又未得要旨的毛泽东来说,结识李大钊,不能不说是赴京的第一大收获。正是这一收获,使他的人生翻启了新的一页。 诚如毛泽东的自述: “我在李大钊手下当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时,就迅速地朝马克思主义发展……” 曾几何时,千寻万盼着介绍“主义”的书刊,如今就在手上!毛泽东像得了宝贝似的,一回到小屋,就关在他“书斋”里猛啃。萧三亦饶有兴味,只要没什么大事,天天就陪着老同学啃读。 这天,萧子升夹着几部大厚书,匆匆而归,见三弟也在,就问:“看什么呢?” 毛泽东眼不离书,手一招道:“来得好。你快看看李大钊先生写的《法俄革命之比较》,这一比,就比出苏俄必然成功来了。” 萧子升将李大钊的《言治》季刊挪开,将自己带来的大厚书一搁,极推崇地引荐着:“你还是看看这位——” “谁?” “克鲁泡特金!废除私有制,消灭一切国家,建立无政府的共产主义!”萧子升西发一捋,挺鼻一昂,仿佛曙光就在眼皮底下。 “喔?太好了!这倒值得领教。”毛泽东一样饥渴的目光又折射而出。少顷,骤然记起:“几点了?” “十二点五十。怎么?” “哎呀,上班要迟到了。”毛泽东捧过萧子升带来的《法国大革命》,匆步离去。走不两步又扭身关照:“我们晚上再讨论。” “润之,你还没吃中饭!”萧三提着醒。 “有了!”毛泽东一拍克鲁泡特金的大厚书。 对于馆主任李大钊来说,委屈了毛泽东;而对毛泽东来说,只要有他至爱的书刊与报纸相伴,虽然是助理员,也很知足了。况且在这里兴许还能结识一些新的朋友。 这不,机会来了。 毛泽东礼貌地迎候着各式师生的签到。他猝然发现签到人笔下流淌出“傅斯年”、“段锡朋”几个字,眼光不觉一亮! “二位就是傅斯年、段锡朋先生?” 两人不解地回视着陌生的南方人,回道: “是的。” “有何贵干?” 傅斯年、段锡朋均系北京大学学生,###中坚。 “在湖南,我就听得二位的大名,能不能请教?” “什么?” “如何才能唤起中国民众嘞?” 傅斯年与段锡朋不想这个湖南人会提出如此大的题目,相顾愕然:“你也关心这个?” 毛泽东诚挚地点点头:“是的。” 两人只是不以为然地付之一笑。   电子书 分享网站
第十章:鹰击长空(5)
“你不妨就等着看傅先生的大文章吧。” 傅斯年矜持地一笑,便与段锡朋撇下毛泽东,径自进入阅览厅内。 毛泽东眼中的波光一记颤动,不过即刻就平伏下去。 毛泽东的自述: “我对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。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,但他们都是些大忙人,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。” 待到读者都签到了,毛泽东便坐落下去,投入到克鲁泡特金的“大革命”中。 一旁的李大钊,早就看在眼里,不满地一瞥傅斯年与段锡朋的背影,踱到毛泽东跟前,亲切地关照着:“润之,明天胡适先生有个‘新文学’的讲座,你去听听吧。” 毛泽东欣然欠身道:“有劳先生了。” “看什么呢?” “克鲁泡特金的《法国大革命》。” “我们是应该多读一点、多看一点,多作一点比较。” “先生的文章和介绍的书,我都拜读了,真是大开眼界!” “能开人一点眼界就不错了。”李大钊将自己看得很平实。他的目光从克鲁泡特金的《法国大革命》上抬起,“苏俄革命,原来也是比较了许多条路以后找出来的……我们也应该找出自己的路来。” “嗯。先生说的是——我们自己的路……”是哇。比较是需要的,但根子还在自身。 毛泽东真感到庆幸。你看,肚子不会挨饿,又有书可读,还有讲座可听,北京此行,太美妙啦!胡适先生的讲座,他自然不会放过,还约上了蔡和森与邓中夏。 待到蔡和森引着一身工装的邓中夏迅步赶来听讲座时,大教室里已响起一阵掌声。两人好不懊丧。 “怪我,怪我。”邓中夏频频自责。不过他俩总算听到了胡适先生最后的归结: “我胡适是文学进化论者。明清的时代结束了,今天应该产生跟时代同步的、新的文学!” 热烈的掌声宣告着讲座的结束。 不意间,他俩听到毛泽东的提问:“请问胡先生,这‘新的文学’和社会的革命该是如何的一种关系嘞?” 蔡和森与邓中夏不觉轻轻推开一条门缝。 传出胡适的声音:“你是新来的学生?” “不。我是特地来旁听先生大课的。” “你既不是注册的学生,我就……无可奉告了。” 蔡和森顿起不平,欲推门而进,被邓中夏拦住:“胡适先生刚从美国回来,怕也未必就能解答。” 两位知友料想毛泽东会生气,会不平,不料毛泽东居然能“见多不怪”。且听听毛泽东的自剖: “算不了什么。我们湖南人,一口的土话,也难怪大京城的先生见怪。胡先生是有学问的人,我敬重他。” “不愧是当过‘总统’的,肚里能撑船哇!”邓中夏释然了。 毛泽东盯住邓中夏的工装,释然道:“老乡来了这么久,也不来看看,原来去长辛店了。” “他们###想办工人夜校。” 毛泽东立时来了劲,脚步一收,赞叹道:“好主意。好主意!” “听和森说,你在一师就办过夜校,还搞得兴兴旺旺的!” “开始工友们不信有这样的好事,不要钱,还能读书、识字;后来信上了,唿,就不得了!” “你、和森一定来长辛店上课。” 蔡和森立即应允:“只要是工友、农友需要,一定!” 三人相顾会心。不几日,有心的杨昌济又把毛泽东与蔡和森引领到北大文科学长室,介绍认识了学长陈独秀先生。 寒暄不几句,毛泽东就搬出了请教胡适的问题,把学长与引见人都激乐了。 陈独秀“哈哈哈!……” “润之兄的这个问题,也是不大好对付唷!”陈独秀毫不避讳地打趣着。他一身书卷气中,飘溢出敏锐与爽朗,又裹挟着不遮不拦的自信与自负。他字仲甫,北京大学文科学长。时年39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。1942年病故于四川江津。 毛泽东与蔡和森面浮敬重,欣悦地聆听着。 “政治要革新,文学不能不革新。”陈独秀替杨昌济添上开水,神思已进入文学的王国,“传统的贵族文学、古典文学、山林文学,应当推倒,而代之以新的文学——面向宇宙、人生、社会!” 杨昌济也不能不受其感染道:“你们看得出吧?堂堂学长,也是‘青春’当年呐。” “不敢当、不敢当。你怀中兄才是眼明如镜,心清如水,我陈独秀可就自叹弗如了。哈哈!” 毛泽东与蔡和森相视一笑,胸臆大快。 “以陈先生之见,我们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嘞?” “哈呀,你出的尽是难题!” 陈独秀与杨昌济相顾而笑。 “你问我,其实我也不知道。”陈独秀如实自剖,“北京的直、皖、奉三系军阀,靠不住;孙中山先生仰仗的南方军阀,怕也……靠不住。靠谁?自己。你们不就有个‘新民学会’吗?湖北有个‘利群社’。还会像婴儿一样地一个个地诞生出来!出来了,多了,就该有个……” “大联合。”毛泽东思绪一荡,脱口而出。 “嗯?大联合?”陈独秀从另一迷蒙的思路里回神出来,“也对,也是这个意思。”  
第十章:鹰击长空(6)
“你们这一‘联合’,大小军阀可就头痛了。”杨昌济曲言表述着内心的期待。 蔡和森大拳在腿上一击道:“他们头痛了,中国的病才有治!” “说得好!说得好!哈哈哈!……” 继李大钊之后,毛泽东又结识了陈独秀,这不能不说是他京都之行的第二大收获。 邵飘萍毛泽东的自述: “他是我早年崇拜的人物,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,有功劳!” 从蔡元培校长,到李大钊、陈独秀先生,毛泽东得助于杨昌济先生,认识了一个个中国教育、文化界的领军人物。他感觉着自己的目光深了一些,也远了一些,他更近地捕捉着拯救中国出路的良方。 这不,又一位非同一般的学者、大家,跟毛泽东“不期而遇”。 那是在北大新闻研究会的例会上,一位长发,中分头,五官楚楚,身着西装,仪表英俊,气质高雅的先生。与胡适不一样,他偏喜欢跟学生们围坐在一堆,谈说得融融洽洽的!这位先生叫邵飘萍,原名镜清。北京《京报》社长,新闻研究会导师。时年34。中国新闻教育的开拓者。1926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。 邵飘萍细细审度着毛泽东道:“你是来旁听的?” 毛泽东如实回复:“不是正式的学生。”他有心点破自己无身份的身份。 “听说你提的问题,都不好对付?”邵飘萍友好地调侃着,“我倒乐意听听。” 学生会员们禁不住相顾窃笑。 毛泽东感怀之下,反倒不好意思了。 “请提问。” “谢谢先生。”毛泽东礼貌地鞠了一躬,目光在记录本上一顿,“邵先生想力改报纸新闻单单就按照政府文件发消息的陋习,而力主记者自身的调查,报告真相……” “嗯。对社会负责,不务空谈。” “我敬佩先生的胆识,十二分的赞成。可政府能答应吗?不会……” 邵飘萍憬悟到毛泽东的担心,哈哈一笑:“为办报纸,我跟牢房早交上朋友了,它不嫌我,我不嫌它;当然,不去更好。” 满室雀跃,继而敬佩的掌声不期而起。 一个乐于讨教,一个乐于讨论——还颇欣赏对方的赤子之心,于是毛泽东与邵飘萍顺理成章地有了非同一般的师生之情,当然还有同气相求的蔡和森与邓中夏。 凑了个周末,邵飘萍请毛泽东、蔡和森、邓中夏一行来到自己的《京报》社。 “其实我早就认识邵先生了。”毛泽东轻轻一语,把邵飘萍闹了个“顶头呆”。 “你早就‘认识’我?” 毛泽东点点头道:“1912年,在《汉民日报》上,先生大骂袁世凯!……” “噢,哈哈。”邵飘萍恍然记起,“我的牢房生活,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。你真有心呐!” 毛泽东一行进到编辑部,发现什么,六道目光即刻“凝固”了。 墙上,大字醒目——“铁肩辣手”。 “铁肩担道义,辣手著文章!”邓中夏一吟而出,大感痛快。 邵飘萍注视着仰首凝眸的毛泽东问:“润之想什么呢?” “我们都负有‘铁肩辣手’的责任。” “你也想办报?” 蔡和森慨然回复:“我们早有此想。” “好,时下的中国,尤其需要‘铁肩辣手’,多多益善!” 毛泽东的自述: “邵飘萍对我的帮助很大。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,一个自由主义者,一个具有热烈的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。”1918年11月11日,波及全球人口十五亿,死亡三千余万,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,终以德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。 《京报》以特大号的黑体字,迅猛地推出—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! 爆竹、欢庆,如浪潮冲天,声撼八方。 透过故宫的琉璃屋脊,阴霾的天际似有情地洒下一抹依稀的亮色。 四天后,即11月15日,天安门广场已成了人的汪洋。 毛泽东、蔡和森率着准备赴法的湖南学子,加上杨开慧,汇入到北大学生的人潮中。 “子升他们会去哪里嘞?”毛泽东寻顾着。 “讲好今天全体都来的。这个人!……” 突起的掌声,淹没了蔡和森不满的责怪。惊回首—— 李大钊身着灰色棉布袍,登上临时搭建的讲台,镜片后的目光,较之平素的热忱、激情又平添出几分希冀。他没有演说家的动作,平实如故:“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,这回战胜的,不是联合国的武力,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。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,是全世界的庶民。” 台下。一张张激奋的脸庞!一阵阵动人的掌声! “是我们庶民?!”杨开慧静谧的秀脸上,浮起动情的红光。 “庶民?!我们的民众!”毛泽东的双眸间,折射出难抑的光华。 李大钊继续着从心底发出的呐喊:“我们庆祝,不是为哪一国或哪一国的部分人庆祝,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。不是为打倒德国人庆祝,是为打倒世界军国主义庆祝!” “太对了!” “打倒世界军国主义!” 口号似潮,掌声如流。沸腾的广场,热浪排空!“失踪”的萧子升,此刻当然不会闲着。他专程去李煜瀛先生府上请教。  
第十章:鹰击长空(7)
大客厅里,除了萧子升,另外还有几位准备留法的学子,他们围着一位蓄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八字胡,书卷气中透出独有的精明与干练的先生。他便是李煜瀛,字石曾。同盟会会员,华法教育会副会长,北京大学教授。时年37。 “大家都在庆祝。有什么可庆祝的?德国人败了,可叹;美、英、法胜了——还多了个中国,又怎么样?一样可叹。无论败者,还是胜者,他们只会益发穷兵黩武。我反对一切战争!” 萧子升深有触动,不由得赞佩道:“李先生不愧是世界主义者!” 共鸣的、疑惑的、费解的,不一而足。天安门广场上的李大钊,睿目流光,已忘情个中:“……资本家的政府指望着大战,把国家的界限打破,拿自己国家做中心,建立世界大帝国。现在不是很有些这样的国家,做着天下为自己所用的大帝国的美梦吗?标榜民主,其实极不民主;标榜人权,却到处侵犯他国的人权!他们就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。” 听者顿有所悟,激起一片评说。 毛泽东、蔡和森几个悄声议论着;开慧与北大的女同学们也不期而然地评?
蛋娘 三岔口 万念屠生 倾世双娇 冷情男后很温柔重生 大青山作证 六合惊魂 阳光基业 曼哈顿工程前奏 大清相国 集团商战漩涡 好方法成就好妈妈 灭世九绝 尘爱如雪 笑娶五夫 圣女颖儿 重生之人鱼少爷(全文) 锦绣农门,贫家女奋斗记 见鬼日记 我的1968
外门弟子陈宇,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。心脏,乃生命中枢,人体致命的要害。而对陈宇来说,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,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。自此,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。天才如云之,天骄盖世。宗门林立之,我主沉浮。万族辉煌之,跨界大战。太古悬谜之,神话争锋。我心唯有,永恒!新书,迫切需要推...
流氓少爷实际上就是流氓少爷尘世游只不过作者名字不同,但至尊包不同和至尊风流就是同一个人,流氓少爷已经完本了,但两本书基本是一样的,只是章节数字不同而以。所以就同时把两书的章节数字标出此书记录S省富家少爷夏丰银玩转都市,风流逍遥的过程,全书以YY为主,以使读者浴血沸腾为目标,那些自命清高者可以不看!没有最淫荡,只有更淫荡!要想成淫才,快到此处来...
肉身不破,灵魂不灭,为了回到穿越前,为了再见到他可爱的女儿,不断引起星域乱战,一个不死强者,重启纪元,回归平凡,从此一个无敌奶爸诞生了。续集,正在新书连载着...
八年前,雷霆古城一夜惊变,少城主秦命押入青云宗为仆,二十万民众赶进大青山为奴。八年后,淬灵入武,修罗觉醒,不屈少年逆天崛起。给我一柄刀,可破苍穹,给我一柄剑,可指霄汉。金麟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龙。当修罗子不死王雷霆战尊古海蛮皇等等一个个封号落在秦命身上,这个一身傲骨的少年踏天而行,带领一众挚友红颜,傲战八...
吕诚,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,只能当杂役。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,十年时间,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,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,并且修炼出内劲,踏入武者行列。从此,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。学心法,进展神速练武技,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,惟妙惟肖。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,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...
高手从来都是寂寞的,可是我却想做一个逍遥高手京城世家子弟楚修为了逃避家族逼婚,远走他乡,哪里想到却因此卷入了更多的桃花之中各色美女与他纠缠不清,就连那霸道的未婚妻也是不远千里追来面对这等桃色劫难,楚修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回家!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校园逍遥高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...